东湖物业举行项目“开放日”主题活动

11月13日,公司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管理处举办项目经理培训系列——“开放日”主题活动。公司领导班子、中层骨干以及后备项目经培训班学员约160人,走进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项目,学习理念、观摩现场、体验服务、对标差距。

主题汇报

《精耕细作十四载  不忘初心赢未来》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项目助理范叶欣主讲

项目管理处的工作汇报

有声有色

有理有据

有案例有数据

有图有真相

关键的关键是

有!温!度!

业主方代表和班子成员全程参加开放日活动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项目

精细的管理理念

优质的服务品质

完善的育人制度

温馨的团队氛围

丰硕的管理成果

无不让人感慨

无不让人赞叹

会务礼仪及操作展示

管理处礼仪团队

班前会展示

管理处客房部前台班组

秩序维护&消防演练展示

管理处宣传栏展示

拜师带徒

项目经理、后备项目经理培训班导师杨丽霞(正面右一)带教学员

 

十四载

历经传承  几多艰辛

我们项目骨干就像种子

几年如一日  依靠员工

精耕细作   生根开花

一路奏响   青春之歌

耕耘之歌   收获之歌

“开放日”

是由公司总经理李风倡导

行政人事部与项目共同组织策划

项目员工担当主角的

大型主题培训活动

旨在

公司管理骨干学有所长

项目经验互惠 资源共享

东湖品牌永葆青春活力

timg (1)

我们播撒种子

我们也将收获春天

东湖物业后备项目经理培训班开班

9月18日上午,东湖物业后备项目经理培训班举行开学典礼。

公司党总支书记成向明同志作开学典礼致辞,对学员提出要求和希望。

公司李风总经理讲授开学第一课,为学员讲述了《物业管理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怎样当好新时代的物业项目经理》。

据悉,本次后备项目经理培训班,历经两个月的筹备、考试、选拔,共有35名学员进入培训班学习。

“东湖e家园”正式上线运行

8月26日上午,“东湖e家园”社区生活综合服务平台在张江汤臣豪园三期开通,此举标志着一种全新界面的东湖物业社区服务新模式正式展现给业主,“东湖e家园”是东湖物业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又一重大推进,也为业主抢占东湖物业“管家式”服务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丰富的产品和独具价值的体验。
“东湖e家园”一触即达的物业报修服务、便民生活服务、物业收费服务、客户投诉受理、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实时更新的物业公告、全面具体的社区信息、方便快捷的一键呼叫、有趣有料的照片图像等等,都可以在“东湖e家园”生活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一一实现。“东湖e家园”致力于为业主(租户、用户)、居民提供高效便捷、多元化的物业服务为宗旨,提升小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为目标。

在“东湖e家园”

业主可以

随时了解掌握小区动态

第一时间收到物业、业委会、

居委会等通知公告

业主还可以

实现在线报修

管家服务

物业缴费等

多项功能。

业主还可以

享受增值服务

及时了解东湖集团旗下酒店最新活动

体验更多超值优惠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

“东湖物业e家园”微信公众号

陈洁入选上海市行业十大“最美物业人标兵 ”

7月20日下午,“辛苦我一人,服务千万家”——“夏令热线”物业人在行动暨上海市首届“最美物业人”表彰大会在上海卢湾文体中心举行。

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执行会长、东湖物业总经理李风致辞。李会长介绍了“最美物业人”的选拔及评审过程,赞扬他们是上海物业的“行业工匠”,也是物业从业人员的“道德标兵”。

此次“最美物业人”评选活动是上海物业管理行业发展26年和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成立23年以来首次举办,共颁出10名“最美物业人标兵”、100名“最美物业人”和53名“最美物业人入围”奖。

东湖物业合生东郊别墅项目经理助理陈洁入选十大“最美物业人标兵”,江临天下管理处维修工钱军荣获“最美物业人”称号,张江汤臣豪园一期管理处工程部主管葛庆雨荣获“最美物业人入围”奖。

上海市团市委副书记丁波、市总工会宣教部部长陈必华为陈洁等人颁奖。

大会授予陈洁的颁奖词:“你是业主知晓的好朋友,于无声处感人心;你是居民公认的知心人,细微之处见真情。果敢担当显本色,物业巾帼自风流。”

陈洁作为上海最美物业人标兵代表,宣读了“夏令热线上海物业人在行动”倡议书。

获奖单位还献上了歌舞、小品、快板、舞台剧等精彩节目。东湖物业压轴节目——《托起心中梦想》诗朗诵,讲述了发生在小区里的动人故事,弘扬了“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的行业精神,感人至深。

“最美物业人”,不忘初心、不懈努力,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诚如李风会长所说“是上海物业的‘行业工匠’,也是物业从业人员的‘道德标兵’”。

 

工匠基金,助力东湖品牌含“金”量

 

“工匠精神”

像一粒种子

经过历代培育传承至今

如今,有这样一份基金

开启了校企合作育新人的新篇章

……

它就是:

“东湖工匠培育基金”

6月30日下午,上海科技管理学校礼堂内座无虚席,举行了隆重的“工匠基金”颁奖仪式。

本次工匠基金奖励共授予30名学生。这些学生由学校推荐选拔,是充满正能量、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代表。

“有自强不息者;

有诚信坚韧者;

有专业技能强者;

有志愿服务突出者;

还有社团活动优异者……”

-公司党总支委员卢国强为学生颁奖-

这些学生很好地诠释了“东湖工匠基金”设立的初衷,它不但有帮困助学的经济资助功能,更有“隐性课堂”的育人功能。

工匠基金由东湖物业全体党员自愿捐款和公司行政共同出资设立,分助学奖&奖励奖,两大类若干小类, 既要求学生有“一技之长”,也注重其职业道德修养。

把“工匠精神”的种子

          种在学生的心田里

作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桥梁,东湖物业收到了科技管理学校的认可。

科技学校领导为公司颁奖-

东湖说:
工匠精神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

工匠基金

营造工匠文化生态

助力东湖品牌含“金”量

匠心筑梦

工匠精神永远在路上

 

李风接棒成为上海市物协当值会长

2月16日,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召开第五届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来自全市物业管理行业的418名会员代表、理事会成员相聚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精神焕发再出发,“撸起袖子加油干”。

当天会议举行了当值会长交接仪式,东湖物业李风总经理从翁国强先生手中接过了执行会长牌匾,也接过了带领协会进一步发挥职责,引领会员单位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充分发挥物业企业在创新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责任。

当天会议通过了《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2016年度工作总结和2017年度工作重点安排》和《2016年度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监事会工作报告》;通过了增补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的提案;调整、增补部分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秘书长人选的提案;调整、增补部分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人选的提案。会议还表决通过了成立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资产管理专业委员会、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普通住宅专业委员会以及《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驻会工作人员薪酬管理办法(试行)》。

会议还通报表彰了2016年度上海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优秀工作委员会、优秀会员单位、优秀协会工作者及2016年度上海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项目“十佳”项目经理。会后还进行了精彩的文艺演出。

 

北京将是否按时缴纳物业费纳入干部考察

北京市平谷区近日曾发文要求监督干部8小时以外的生活情况,而怀柔区在提拔干部中已经要综合考虑干部8小时以外的情况。今年以来,共就48名处级职位拟任人选在社区中的表现充分征求了所在社区党组织意见,包括是否参加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是否按时缴纳物业费、是否存在私搭乱建、是否存在邻里不和谐等十项内容。

  今年5月,北京平谷印发了一份将党员干部监督管理向“8小时以外”延伸的通知。这份通知明确,未来纪委部门将把党员干部的监督之手“伸”向他们下班之后的生活圈、社交圈和休闲圈,吃饭、婚丧嫁娶、打高尔夫、出入私人会所、老乡会、同学会这些易存违规风险的“下班后生活”,都将进入纪委的监督视线。早在2014年7月,密云就建立由退休干部、大学生村官、城市跟社区负责人等组成的100名干部监督员队伍,加强对领导干部8小时以外的监督,并定期向组织部分汇报监督情形。外省市也有多地出台监督干部8小时以外生活情况的相关措施。

  市委组织部昨天发布的一则消息显示,在怀柔区,干部8小时以外的生活情况,已经进入了干部考察的范畴。怀柔区落实《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方面,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全面多维了解,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干部的考察了解,以便全面掌握干部现实表现情况。其中重要一部分就是抓好“8小时以外”的考察。为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全面掌握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区委组织部将干部考察工作向社区进行了延伸。今年以来,共就48名处级职位拟任人选在社区中的表现充分征求了所在社区党组织意见,包括是否参加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是否按时缴纳物业费、是否存在私搭乱建、是否存在邻里不和谐等十项内容。

  此外,怀柔区还将建立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机制,对平时了解到的干部有关信息进行收集记录,作为领导班子配备、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每半年向区委常委会汇报一次全区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情况。对拟提拔及转任重要岗位人选,坚持做到干部人事档案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必听、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必查。同时要加强综合分析,避免误伤好干部。对那些因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而得罪人的干部,旗帜鲜明地予以提拔重用,为担当者担当,让有为者有位,在全区切实树立良好用人导向。(北京青年报)

北京鼓励物业开展共享车位 千亿级的蛋糕能否顺利切下?

据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的消息称,7月19日,《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草案)》首次提交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针对“停车难、停车乱”的顽疾,北京市拟通过提高出行停车成本,强化停车入位等措施,引导公众主动选择有位购车。同时,将以“分类定位、差别供给”为原则,明确优先满足居住停车,严格管控出行停车,在中心城区实行少车位、高收费,严格控制道路停车泊位设置,明确划定允许停放时段。草案还规定,居住小区在满足本居住区居民停车需要的情况下,可将配建停车设施向社会开放;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开展停车泊位有偿错时共享。

 

中心城区实行少车位、高收费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公室主任郝志兰介绍,立法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反映最集中的停车管理问题是机动车无处停放。根据停车普查数据,北京市中心城区停车位缺口85万个,而夜间公共建筑闲置空余车位63万个。

北京市政府法制办主任刘振刚表示,草案以“分类定位、差别供给”为原则。具体而言,草案区分中心城和外围区域,明确中心城少车位、高收费;区分建成区域和新建区域,明确建成区域严格控制车位供给,新建区域适当满足车位需求;区分居住停车与出行停车,明确优先满足居住停车,严格管控出行停车;区分道路停车与路外停车,明确道路停车的临时属性和高收费,路外停车场的长期属性和相对低收费。

此外,北京市将严格控制道路停车泊位设置。服务半径内有停车设施可以提供停车泊位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得设置道路停车泊位。设置道路停车泊位应当定期进行评估调整,明确允许停放时段,供机动车临时停放使用。

 

小区空地可建临时停车设施

在旧城区的一些居住小区里,下班第一时间要“抢车位”,是困扰很多“有车一族”的烦恼。针对此类区域内部停车资源紧缺的问题,草案规定可以利用空闲地设置临时停车设施。即小区里如有空地,未来将可建临时停车设施,没地方的则有望在周边道路上夜间临时停车。

草案规定,既有居住小区配建的停车设施不能满足业主停车需求的,按照物业管理的规定并经业主同意,可以统筹利用业主共有场地设置临时停车设施。待建土地、空闲厂区、桥下空间、边角空地等场所闲置的,也可以用于设置临时停车设施。

如果居住小区内停车设施无法满足停车需求,各区政府可以组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相关部门,按照规定在居住小区周边街坊路、支路和次干路设置夜间临时停车路段,允许居民夜间停放车辆。

 

调整收费应经半数业主同意

草案规定,居住小区在满足本居住区居民停车需要的情况下,可将配建停车设施向社会开放;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开展停车泊位有偿错时共享,停车设施管理单位应当予以支持和配合。居住小区内业主共有的停车泊位收费价格需要调整时,应当与全体业主协商,并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中小学、医院内将设落客区

学校门口、医院等公共场所,往往都是临时停车难的区域。草案提出,新建、改建、扩建交通客运换乘场站、中小学校、医院及其他客流集中的公共场所,有条件的应当在项目用地内设置落客区,用于机动车临时停靠上下乘客,并与主体工程同步交付使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客流集中的公共场所周边道路设置临时停靠上下乘客专用车位,车辆不得长时间占用。

 

擅设地锁最高可罚5000元

2017年4月,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就该条例的送审稿征求民意时,送审稿中提出了对违法停放的车辆进行扣分和处罚的“双处罚”制度。在本次审议稿中,该内容修改为:机动车违法停放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处理。草案规定,擅自在道路、居住小区以外的其他公共场所设置地桩、地锁等障碍物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并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此外,草案还规定,将停车设施擅自停止使用或改变停车设施用途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原状,并处以每个泊位1万元处罚,同时将违法行为处罚信息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记录。

 

建议单位车位错时开放

对于如何进一步统筹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建议,在进一步摸清底数的情况下,利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共享车位、错时开放。

此外,部分居住小区由于地下停车收费高于地面停车,地面停车秩序疏于管理,导致出现了地下车位空置浪费而地面停车混乱无序的现象。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建议通过价格机制解决地下停车资源空置和地面停车超负荷的问题。

 

千亿级的蛋糕能否顺利切下?

这并不是中国官方法规文件第一次提出共享车位的概念。今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开展城市停车场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包括北京、深圳、成都等在内的5个城市为第一批城市停车场试点示范城市,将在停车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试点示范,并尽快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以解决中国城市日益突出的停车难问题。成都发改委及交委有关人士明确表示成都鼓励车位共享。成都政府将建设智能停车信息平台,通过手机APP等多种形式,推动“互联网+停车”和车位共享新业态发展。将推行错时停车,鼓励有条件的居住区与周边商业办公建筑共享停车泊位。允许个人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个人所有停车设施错时、短时出租,并取得相应收益。

其实早在2014年,众多“共享车位”平台就已悄然出现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在中国,停车消费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汽车保有量与车位的严重倒挂使停车难成为很多车主每天都要面对的痛点。以北京为例,停车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市中心城区停车位缺口85万个,而夜间公共建筑闲置空余车位63万个。而在白天,公共建筑车位缺口与住宅小区闲置车位的情况则相反。可见,如果将闲置车位激活的话,就能释放出巨量的停车位,可以满足大部分停车需求,从而缓解停车难问题。

然而,市场青睐、政府推动,甚至资本倾斜都并不意味着共享车位时代的真正来临,这一千亿级的蛋糕能否顺利切下还取决于室内定位导航技术的成熟应用。据业内人士介绍,共享车位的核心价值在于释放市场存量停车位,让拥有车位的业主更高效地使用车位,也就是说,要实现个体消费者与空闲时段停车位的精准对接。而现在市场上众多智能停车平台的共享车位APP由于导航技术有限,在室内难以精准定位,导致消费者被迫在停车场内兜兜转转,很难准确找到租赁车位。共享经济的核心就是点对点的直接对接,不然很难做不到供应端的精准,也很难真正盘活住宅、单位乃至商业区域的大量空闲车位。(本文综合央视网、北京时间)